曾经的小三线军工企业,变身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再到今日回归国有控股企业的成都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光科技),面对诸多严峻考验,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仍然保持增长势头。

旭光科技如何铸就企业“韧”、实现业绩逆势增长?记者为此一探究竟。

上半年实现营收5.27亿

公开资料显示,旭光科技是集研发、制造、销售各种新型电子元器件为一体的企业,专注于智慧家居、网络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园区等领域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与推广。

年来,由于疫情反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市场预期趋弱,给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严峻考验。“公司的原材料大都来源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成品主要供应给韩国三星公司,疫情反复使物流受阻、人员受困,公司经营难度加大,经营成本上升。”旭光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孙鹃孙鹃坦言。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公司凭借较大的产销规模优势及对供应链市场资源和价格的良好把控,使得主要客户如三星、觅瑞、庆科等订单量保持稳定。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11亿元,与2018年比较,三年翻了一番。今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7亿元。

“数字工厂”实施转型升级

“目前公司因受场地、环境的限制,部分生产项目无法大规模实施。”孙鹃带着记者在厂区行走时坦言。

不过,令孙鹃和公司全体员工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是,即将开工建设的“四川振兴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产业园”一期建成后,公司将作为产业园一期的核心项目全部搬迁入园,将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据介绍,该产业园由振兴集团投资打造,位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市龙泉驿区),围绕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汽车终端、工控终端、通讯设备终端、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建成集研发、办公、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电子信息智慧产业园。

“规划的生产车间6万方米,届时,这里将呈现出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产成品‘一条龙’流水作业的景象。”孙鹃期待的是,这里将打造成为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数字工厂”,实现转型升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园将以振兴基金集群投引联动为依托,以公司搬迁及产业升级为开端,聚焦智能终端、智能网联、信息系统集成等板块,希望借此吸引旭光科技产业链上下游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

加盟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

孙鹃介绍,公司始建于1971年,是由原四机部组建的小三线军工企业,原来的名称叫国营8800厂、国营成都旭光仪器厂。2000年,成为成都市第一批股份制改革试点企业。

不过,随着2021年9月27日公司股东大会的顺利举行,四川振兴集团全资子公司成都丝路重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收购旭光60.9%的股份尘埃落定,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旭光科技完成了第二次转身,由民营企业“变身”为国有控股企业。

对此,孙鹃表示,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需要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导入,力争更广阔的布局和规划,因此,公司积极寻求拥有共同产业理念的战略投资者四川振兴集团进行合作。

孙鹃说,公司由民营回归国有后,既保留了民营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同时振兴给公司带来了资本助力、产业赋能和人才输入,赋予了国有的“血液”和“根基”,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如在挺进资本市场方面,公司将对标行业头部企业、上市公司。同时,积极对接券商、律所等辅导机构,努力争取将公司打造成为上市企业。(本报记者 杨成万)

推荐内容